021-64326526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霍尼韦尔航空博云EAM系统一期成功上线

1.  项目背景及目标
1.1 项目背景
  霍尼韦尔致力于发明制造先进技术以应对全球宏观趋势下的严苛挑战,例如生命安全、安防和能源;是一家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多元化跨国企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约 132,000 名员工,其中包括 22,000 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公司高度关注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交付、价值和技术,持之以恒,毫不懈怠。
  霍尼韦尔博云航空系统(湖南)有限公司由霍尼韦尔公司和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美元。公司主要经营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等业务,同时提供炭刹车的相关服务。公司于2012年8月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麓谷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建成后将主要承担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机轮和刹车系统等研制生产任务,同时也为其他民用飞机提供机轮刹车系列服务。

1.2 初期现状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霍尼韦尔制造部针对现有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如下所示:
Ø  基于PSM要求和设备管理规范性需要,所有检修标准、维护设定、操作规范和许可证、文档资料等的编制、修订过程,都需要有严格的过程进行把关,避免出现失误引发危险。
Ø  基于PSM要求,所有涉及到安全的工作,都必须按本流程进行安全内容审核和签发。
Ø  由于设备种类多,设备的台套数量大,设备更新快,有不少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维护的技术难度和要求也很高,如何建立PM类型的工作处理流程和信息传递为首要任务。
Ø  发生故障提报或点检触发维修时的应对方案需要人为判断。
Ø  因现场设备情况需要反复执行,多次点检,由ME手工下达点检任务存在误差性。
Ø  对于设备和仪器仪表、阀门等管理对象的检验校准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
Ø  外委维修过程目前没有接口,跨系统之间需要手工录入。
Ø  劳务外包功能设计欠缺,对于参与人员和参与小时不够明确。

1.3 项目目标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霍尼韦尔制造部针对现有管理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如下所示:


2.  项目建设框架
2.1 项目建设框架总览
 
2.2 项目建设框架主旨
2014年,Infor EAM系统针对霍尼韦尔航空博云(湖南)有限公司实施了设备资产备件管理,涵盖标准化编制修订、安全许可审核管理、计划性工作管理、故障处理、设备点检、检验校准管理、外委维修、外包方劳务管理、备件计划、到货验收入库管理、退货管理、备件领用出库、备件退库、盘点及积压清查,共计业务流程14个,业务&管理统计报表16个。


2.3 项目持续演进的发展路径
本次EAM系统服务于M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制造工程部),管理HBAS生产设备(含keypoint第三方负责的设备)的故障提报及维修处理,PM预防性检修,Inspection点检管理,以及维修用备件的申报和库存管理,同时将承担设备技术资料及检修记录管理功能。
项目持续演进贯穿于业务流程、统计报表和系统使用,如下所示:
1.分析与梳理:基于实现生产设备统一管控,分析当前业务现状,结合公司目标,梳理整合用户角色;
2.设计与建模:针对实现生产设备统一管控的业务类型与流程进行设计与建模;
3.开发与部署:针对规则、流程、工单、事件及用户交互内容进行开发和部署;
4.监控与优化:通过统计报表运行并针对执行情况及其活动进行监控,用于改进分析。

2.4 项目整体业务蓝图
项目整体业务横向依托流程制定、工单事件、信息推送、统计分析、综合展现,纵向依托管理效能、管理规范、工单事件、物力资源,贯穿于各用户角色。

2.5 信息化支撑能力
根据项目整体业务蓝图,由业务管控的手段总结所需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并将信息化能力根据运作特点进行分类,如下所示:
1.流程编制:定制、配置业务流程的系统能力;
2.工单事件:工单事件下达、提交、审批、记录的系统能力;
3.信息推送:短信、邮件的定制发送、信息的统一公示能力;
4.统计分析:通过报表对信息的汇总、分析的能力;
5.综合展现:通过管理报表等形式多元化综合展示计算、统计,专业化分析能力。
项目信息化结构图如下所示:

2.6 项目信息化全景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思路是完善M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制造工程部) ,打造以EAM系统为现场设备管理应用主体,MES、SAP作为接口协同,邮件推送、短信网关作为信息发布渠道,其他信息化工具作为辅助的生产设备管理部门。


3.  项目建设成果
3.1 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
基于PSM要求规范设备类文档编制、修订、检验和更新以及安全许可管理的审核过程。
标准化编制修订流程:
1.把控检修标准、维护设定、操作规范;
2.确立许可证、文档资料等的编制、修订过程;
3.论证新方案可行性及试行方案,调配现场及时开展试用工作。
安全许可审核管理流程:
1.把控安全审核中的变更管理;
2.定岗定则,划分基本安全审核和升级安全审核;
3.对于重大检修,则需拍照或录制视频,并上传到系统进行跟踪。

3.2 工作管理流程
基于现场设备管理,EAM系统明确不同工作类型事件,统筹规划设备工作多元化模式。通过对现场设备的工作管理模式进行调研分析,提炼出6个业务流程和14张统计报表,从多方面对现场设备管控进行深入挖掘,全面展现工单事件和统计报表的重大作用,实现了ME制造工程部对现场设备各关键节点的有效管控。
业务流程:
• 计划性工作管理
• 故障处理
• 设备点检
• 检验校准管理
• 外委维修管理
• 外包方劳务管理
统计报表:
• 设备状态一览表
• 设备近况一览表
• 工作安全审核表
• PM计划表
• PM工作完成统计表
• 点检完成情况汇总表
• 点检结果分析表
• 检验校准情况一览表
• ……

3.3 备件及库存管理流程
定义在EAM中提报备件计划,经过部门审批后提交给ERP用户录入ERP,然后在ERP下单采购后,在EAM中进行物资到货接收的过程。
业务流程:
• 备件计划
• 到货验收入库
• 退货管理
• 备件领用出库
• 备件退库
• 盘点及积压清查
统计报表:
• 备件申请清单
• 近期到货一览表
• 仓库入库明细表
• 仓库出库明细表
• 仓库收支存明细表
• 退货事务统计表
• 库存盘点表
• 盘点差异表
• 物资积压清单

3.4 亮点列举-设备点检
点检功能全面规范现场业务,使得点检功能系统化,使用外接设备来实现。

3.5 亮点列举-检验校准
明确设备和仪器仪表、阀门等管理对象的检验校准的工作开展流程,配合设备检验校准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设定,确保现场的仪器、设备监控有效、准确,符合公司安全管理要求。

3.6 成果示例展现-标准化管理流程
本流程涵盖标准化编制修订流程和安全许可审核管理流程。
标准化编制修订流程:本流程定义了各类信息、文档标准化的编制、修订、检验和更新的过程。基于PSM要求和设备管理规范性需要,所有检修标准、维护设定、操作规范和许可证、文档资料等的编制、修订过程,都需要有严格的过程进行把关,避免出现失误引发危险。
安全许可审核管理:本流程定义了所有工作中对于安全和许可管理方面的审核过程以及许可证签发管理。基于PSM要求,所有涉及到安全的工作,都必须按本流程进行安全内容审核和签发。 

3.7 成果示例展现-工作管理业务流程
本流程涵盖计划性工作管理、故障处理、设备点检、检验校准管理、外委维修管理、外包方劳务管理,此章节选择设备点检流程和点检完成情况表作为示例。
设备点检:本流程定义了设备点检工作的操作流程、点检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法和信息传递过程。规范点检的执行要求和执行过程,指明点检结果的处理方案,规范操作。

3.8 成果示例展现-备件及库存管理流程
本流程涵盖备件计划、到货验收入库管理、退货管理、备件领用出库、备件退库、盘点及积压清查,此章节选择备件计划和仓库入库明细表作为示例。
备件计划:本流程定义了在EAM中提报备件计划,经过部门审批后提交给ERP用户录入ERP,然后在ERP下单采购后,在EAM中进行物资到货接收的过程。详细定义物资计划、审批的EAM过程,以及信息传递到ERP并执行采购,然后进行到货接收的工作职责约定和信息流转方式。
仓库入库明细表:本报表为仓库标准管理用报表,记录入库物品,时间,来源等信息,用于事务核对。

4.  项目后续安排
4.1 MES接口实现
2014年12月1日,HBAS霍尼韦尔航空博云系统一期EAM实施项目成功上线,自此,霍尼韦尔航空博云(湖南)有限公司实现设备资产备件线上流程。由于一期备件及库存管理中涉及接口,二期将进一步对MES接口部分进行集成。
二期项目实现与MES系统集成,其中MES包含以下三部分:
•      MES(Manufacturing ExcutionSystem生产制造系统);
•      PHD(实时数据库,用于存放SCADA采集的数据);
•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Data Acquisition system)数据采集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接口将实现EAM与MES系统间的业务关联,涵盖MES与EAM在设备标识代码上进行统一,设备运行数据(通过MES采集后发送给EAM,用于触发设备预防性检修提醒),故障监控及提报(通过SCADA监控发现故障后提报至EAM系统进行处理及跟进),设备检修计划及停机预估时间(EAM提供停机预估时间用于MES生产排程)。


在线咨询